<button id="rao1y"></button>
<button id="rao1y"></button>

<p id="rao1y"></p>
<p id="rao1y"><dd id="rao1y"><acronym id="rao1y"></acronym></dd></p>

公告:2022年全國食品安全應急處置實訓營火熱搶票,名額有限,報名熱線:13611794444

日歷

通用banner
您當前的位置 : 首 頁 > 最新動態 > 知食藥點

山西省特種設備事故應急預案

2021-01-05 17:02:15

山西省特種設備事故應急預案


山西省特種設備事故應急預案

1 總則
1.1 目的
為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特種設備事故,建立健全全省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機制,使特種設備應急處置工作更加科學、有序, 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結合我省實際,編制本預 案。
1.2 工作原則
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安全首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屬地為主、單位自救和 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做到依法科學、職責明確、規范有序、平戰 結合、反應靈敏、運轉高效。
1.3 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 查處理條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山西省突發事件應對條 例》《山西省安全生產條例》《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
《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導則》《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
急預案》《山西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山西省突發事件應
—  2 —

 
急預案管理辦法》。
1.4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應對全省行政區域內發生的鍋爐、壓力容器(含 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
(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等特種設備的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省內 跨市域的較大以上特種設備事故及其他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特種設備事故。
1.5 事故分級
特種設備事故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四個等級,具體 分級標準見附表1。
2 應急指揮體系
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指揮體系由省、市、縣各級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指揮部及其辦公室組成。
2.1 省重大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省指揮部)
指揮長:分管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的副省長。
副指揮長:省政府協管副秘書長,省市場監管局、省應急廳、省消防救援總隊主要負責人。
成員: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建廳、省交通廳、省文旅廳、省衛健委、省應急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氣象局、省通信管理局、省消防救援總隊和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等有關單位分管負責人。根據特種設備事故應急實
際,指揮長可抽調相關省直單位分管負責人為成員。省指揮部組
—  3 —

 
成及職責見附表2。
省指揮部是應對本省行政區域特別重大、重大特種設備事故的主體,指導市、縣應對本級行政區域較大、一般特種設備事故;跨省界的特別重大、重大特種設備事故應急工作,由省指揮部配合或 組建聯合應急指揮部,并負責與相鄰省份進行協調。
省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省市場監管局,省市場監管局局長兼任 辦公室主任。
各市、縣結合本地實際設立相應的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指揮部。
2.2 現場指揮部
根據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需要,成立現場指揮部。下 設搶險救援組、醫學救護組、協調保障組、社會穩定組、環境監測組、技術專家組、善后工作組7個工作組。各組的設立及人員組成可結合工作實際調整,可吸收市、縣級指揮部人員和救援人員參 加?,F場指揮部組成及職責見附表3。
3 風險監測與防控
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要根據外部環境與內部條件的變化, 通過對風險表征指標的觀測,開展風險信息采集,對可能發生的風 險進行預測和管控;對列為重大危險源的特種設備運行狀況實時監測,及時掌握和發現事故隱患。
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要依托特種設備動態監管體系、輿情
監控系統,建立特種設備安全風險預警信息化平臺,開展各類特種設備安全隱患、風險信息的收集、研判;對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
—  4 —

 
存在重大違法行為或者嚴重事故隱患的,實施掛牌督辦,實時跟 蹤;建立動態監管網絡,對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實行動態管理, 實現省、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檢驗信息互通共享,遇有異常情況,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每年定期向社會公眾公布特種設備 安全狀況。
4 風險預警
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發現特種設備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 應及時上報當地人民政府或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發布一級預警(紅色)、二級預警(橙色)、三級預警
(黃色)、四級預警(藍色)。預警級別含義及措施見附表4。
預警信息發布按有關規定執行,并做好應急準備工作;當風險預警具備解除條件,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核實后解除預警。
5 應急處置
5.1 信息報告
事發單位應當及時向事發地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報告特種設備事故信息,必要時可以越級報告。較大以上和暫時無法判明等 級的特種設備事故發生后,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及時報告,市級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按事故信息報送的有關規定向省人民政府報告。
特種設備事故信息報告應當及時、客觀、真實,不得遲報、謊
報、瞞報、漏報。首次報告時可以先簡要報告,做好續報,直至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報告內容包括時間、地點、單位名稱、信息來源、事
—  5 —

 
故類別、傷亡或者經濟損失的初步評估、影響范圍、事故發展態勢及處置情況。涉及國家秘密的,應當遵守國家有關保密規定。
省指揮部辦公室接到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后,應立即核查信息, 信息確認后及時報告省指揮部,同時按規定上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時積極做好應急處置準備。
5.2 先期處置
特種設備事故發生后,事發地人民政府及特種設備安全監管 部門、事發單位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開展先期處置,防止事態擴大。先期處置包括:
(1)搶救遇難、遇險人員。
(2)封鎖事故現場。嚴禁一切無關人員、車輛和物品進入事故危險區域,維護事故現場秩序。
(3)對事故危害情況進行初始評估。包括事故發生的基本情況、范圍、危害擴展的潛在可能性以及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情況。
(4)控制危險源。根據發生事故特種設備的特性,迅速展開必要的技術檢驗、檢測工作,確認危險源類型和特性,制定搶險救援技術方案,及時有效控制事故擴大,防止次生災害發生。
(5)建立現場工作區域。根據事故危害、氣象條件等因素,設立現場搶險救援的安全工作區域。對特種設備安全事故引發的危險介質泄漏,應按規定設立工作區域,包括危險區域、緩沖區域和安全區域。
(6)做好擴大應急準備。
—  6 —

 
5.3 應急響應
特種設備事故省級響應根據事態嚴重程度與事態需要設定一、二、三級3個響應等級,各等級響應條件及應急處置措施見附表5。
5.4 響應終止
在事故現場得到控制,應急處置工作基本完成,生態環境等部門對特種設備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監測、評估,直至環境符合安全 要求標準,消除次生、衍生災害發生的隱患后,現場指揮部根據現場實際確認危害消除,經省指揮部確認,終止省級應急響應。必要時,視情況留專人負責協助市級指揮部做好后續工作。
6 后期處置
6.1 評估總結
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后,各級指揮部依據有關規定和要求,及時總結、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動用的應急資源、應急處置情況和應汲取的經驗教訓,并對應急處置工作進行評估,提出改進措施。
6.2 后期處置
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后,省指揮部收集、匯總、核實應急處置信 息,統一向社會發布,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并做好響應終止后的相關工作。
7 附圖和附表










標簽

0
上一篇:山西省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2021-01-05 16:59:28
  • 應吉演練日報

  • 應吉演練周刊

版權所有: 上海應吉演練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8078號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滬太路1895弄51號1幢209室  郵政編碼:200820
服務支持:華服科技
一本无码97色_人妻中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色小说综合_欧美激情一区

<button id="rao1y"></button>
<button id="rao1y"></button>

<p id="rao1y"></p>
<p id="rao1y"><dd id="rao1y"><acronym id="rao1y"></acronym></dd></p>